學密之後的各種想像,這裡有個經典案例
webmaster @ 星期四, 七月 30th, 2020 ()宗薩欽哲仁波切:很久以前,有一次我到澳洲,住在我的學生史黛西家中。她生命中想要的,幾乎圓滿無缺:有個房子、有輛車子,還有身為銀行經理的理想職業。但她真正渴望的,是一段浪漫的愛情。她是相當虔誠又老道的學佛弟子,知道向上師請求世俗的事物太過卑微,但在這件事情上,她不說又不行,於是就對我傾吐了困境,並且請我幫他卜個卦,也幫她祈禱。因此,我就說,我會幫她念念祈請文。但是……我並沒有這樣做。諸位:我不是故意的,由於行程太緊湊了,所以我就忘了。
那一周稍晚,有個名叫尼克的荷蘭籍盧安達裔性感壯漢,前來聽我開示,結果他們兩人就在一起了。史黛西的生命突然爛燦而刺激起來。有一天早晨她來見我,頭髮蓬鬆但面色紅潤,熱切地感謝我的幫助。我跟她說:“這事與我完全無關。”可是她聽不進去。我又如何能辯駁?她真的相信是我把尼克送到她面前。這是“上師的加持”,她說。
果不其然,我一離開澳洲不久,他們倆就散了。史黛西寫了信給我,懺悔所有她過去累積的惡行。她很確定失去情人的原因是由於她的惡業,或者是我給她的懲罰。我說我不同意她的看法,可是她不聽。我想說,如果有任何關聯的話。那麼,從心靈的角度而言,是她的善業導致了尼克離開她。即使從世俗的角度看,她只需要看看每次在餐廳付帳時,他掏出錢包所花的時間有多長就夠了。他每次都等到史黛西拿出了錢包,才好不容易拿出他的。而且,如果不小心先拿出來了,通常也只是荷蘭式(go Dutch),各付各的帳!
我很納悶,如果史黛西堅持所有的好事都歸功於上師,為何她看不出來尼克的離去也是一個加持?